《Starfield是否曾计划成为PS5独占?微软收购贝塞斯达后变化揭秘》

Bethesda《星空》(Starfield)本应成为PlayStation 5的独占游戏?

近期,关于Bethesda即将推出的科幻RPG巨作《星空》(Starfield)的市场策略引发了广泛关注。有人猜测,这款游戏原本有可能成为PlayStation 5的独家游戏,不过最终未能实现。本文将深入探讨背后的原因,以及微软与索尼在游戏独占策略上的博弈。

微软收购Bethesda的动机:防止《星空》变成PlayStation独占

《星空》游戏封面图

根据Kotaku记者Ethan Gach在Microsoft与FTC案件中的披露,Xbox游戏工作室(Xbox Game Studios)总裁Phil Spencer曾透露,微软在2020年收购Bethesda(隶属于ZeniMax)时的一个重要原因,是为了避免《星空》成为PlayStation的独占作品。微软希望通过战略收购,强化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,减少研发的游戏被其他平台排除在外的风险。

索尼与微软:激烈的平台独占争夺战

在这场竞赛中,索尼曾为Bethesda的一些游戏支付高额费用,让《死亡循环》(Deathloop)与《东京幻影》(Ghostwire)成为PlayStation 5的独占内容,直至后来打破了这一限制。随着《星空》的出现,微软极力阻止这一趋势的延续,确保其重要作品不会被竞争对手锁定在某个平台上。

据IGN报道,在微软收购之前,关于《星空》可能成为PlayStation的限时独占的传闻已经流传多年。这也让业内普遍认为,微软通过此次收购正是在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,确保其3A大作在未来几年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。

平台间的独占策略:逐鹿游戏界的“暗战”

Sony的独占策略及其影响

除了微软的布局之外,索尼一直采取措施维护其平台的竞争优势。例如,Square Enix的《最终幻想7重制版》虽已登陆PC,但尚未在Xbox平台推出,预计2024年的续作《最终幻想7重生》也会继续坚持PlayStation的独占策略。此外,2020年索尼还宣布使漫威作品《复仇者联盟》中的“蜘蛛侠”成为PlayStation的DLC唯一角色,进一步巩固平台优势。

在最近的公开证词中,Phil Spencer确认索尼也为Square Enix的《最终幻想16》签订了类似的独占协议。由此可以看出,两大游戏巨头在平台独占上的竞争日益激烈。

微软的回应:以“排除竞争”策略应对索尼

面对索尼的激烈竞争,微软也采取了相应措施,不仅确保《星空》不会登陆PlayStation,还一度取消了索尼版的《天外世界2》和Arkane的《Redfall》。有传言称,未来的《上古卷轴6》(The Elder Scrolls VI)及《印第安纳琼斯》游戏,也可能面临类似的排除策略。两家公司在追逐市场份额的过程中,不断运用平台独占的策略,形成“双刃剑”的格局。

游戏行业中的“公平竞争”与“垄断争议”

不可否认,平台独占已成为现代游戏产业的核心策略。这既能吸引用户,也可能引发反垄断的担忧。微软与索尼在竞争中不断模仿对方的手段,试图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。这场“游戏之战”不仅关系到消费者权益,也影响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
Q: 微软为何在收购Bethesda时特别关注《星空》的平台发布?
A: 微软希望防止《星空》成为PlayStation的独占作品,确保其在次世代游戏市场的竞争优势,避免高端大作的独家锁定削弱其市场份额。

结语

随着游戏巨头不断利用平台独占策略来巩固市场份额,未来的游戏生态将变得更加复杂。无论你是Xbox粉丝还是PlayStation追随者,这场平台之争都在深刻地塑造着行业的格局。玩家期待的是更加丰富和公平的游戏体验,行业发展也需要在竞争与创新之中找到新的平衡点。
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81 分享